首页 > 新闻 > 国内新闻 > 正文

专家解读“新高考”——王志强篇

文章来源:
字体:
发布时间:2016-11-08 15:54:41

   各省都在纷纷启动高考综合改革,教师的教学要随之做出调整,来适应新高考的要求。但是许多教师对新高考还存在不少疑问或误解。要转型的教学,你准备好了吗?让我们聆听专家观点,为你细致解析“新高考”。 

 

王志强——山东烟台教科院高中英语教研员、副院长;全国优秀外语教师;省优秀教育工作者。


    记者:一考不再定终身,普通高考外语科目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机会,学生选择最好成绩使用。即一年两考,三年六考? 

    王志强: 

    我觉得这里有一个理解误区:新高考的英语高考一年两考是已经确定了,但这不能解读为学生可以三年六考。因为从目前沪、浙的新高考方案看,考试成绩两年有效,这就意味着学生高一参加考试的成绩是不能计入高考成绩的,所以高一学生不可能参加外语高考。 

    那么,一年两考对学生的高中英语学习会产生什么影响呢?我的判断是:英语高考压力相对减轻,但个人学习规划压力加大。英语率先突破了“一考定终身”,学生可以一年两考,甚至会有学生两年四考,所以应考的压力大大减轻。但因为高二的英语高考可计入最终高考成绩,那么多数学生会希望提前结束英语学习,把高三的时间用于冲刺语文、数学以及部分选考科目和备考,这就要求高中生有科学的学习规划,对英语学习时间和内容进行合理的调节与分配。为此,英语学习时间前移,学习任务前置的情况将不可避免,高一年级,甚至初中阶段就要为高二的英语高考做充分的准备。 

    记者:多做题才能无往不胜,尤其要做与新高考题型、难度相当的单元测试题? 

    王志强: 

    现在上海、浙江新高考方案的英语高考还没有进行,所以还不确定在考试内容、难度等方面与传统的英语高考会有多大的差异。但从浙江的方案我们或许对今后的英语新高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。浙江的方案是:三个取消(20个单项填空题、首句信息匹配题、短文改错题),一个保持(完形填空,但难度略降),一个减少(阅读理解由原来的4篇20个题减为3篇10个小题),两个增加(阅读理解七选五、语法填空),一个创新(写作部分为两篇:第一篇是应用文写作,第二篇是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)。 

    浙江的英语新高考题型基本在各省市的高考中都使用过,唯独读后续写是创新,这对全国中学师生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题型。 

    从浙江英语高考方案看,更加突出语言能力的考查,特别是英语阅读能力与表达的考查。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有许多途径,但我认为最低效的途径就是习题训练。客观来讲,造成我国英语学习长期以来“高耗低效”的最主要误区就在于习题训练。语言学习不能依靠机械的知识学习与习题训练,而要着眼于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。真正靠做题讲题来应对高考的英语教学,永远都不会是有效的教学,或者说,这样的教学可能会让一小部分学生达到提高分数的目的,但前提是有多数学生把英语当成一辈子的痛。 

    所以,无论是对新题型的“大水猛灌”,还是对传统题型的“温火慢炖”,亦或是每个单元、模块的过关检测,都不应该成为英语学习、英语备考的主角。基于阅读的语言背景与知识的学习、基于听说的语言兴趣与能力的培养、基于语言积累的语言输出与表达,才应该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角。 

    记者:平时教学中要敢于、善于攻难题、解偏题,才能拉开高考分数差距? 

    王志强: 

    既然目标是拉开高考分数差距,那分析问题的切入角度就得从高考试题入手。为此,我们可以思考几个问题。 

    问题一:什么英语试题是偏题、难题?在有单项填空题的时候,的确存在一些死抠语法的偏、难题,但这只存在于日常训练中,高考试题中从来不存在。而其它题型,无论是阅读理解,还是完形填空等题型,都不属于偏、难题型,也不会设置偏、难的问题。 

    问题二:英语高考试题难吗?英语《考试大纲》在考试性质部分有一句必不可少的话: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度。这意味着高考试题有难度,但难度适当。从评价的角度看,全国卷英语试题一直保持非常稳定的难度系数(自主命题省份也是如此),是各学科中难度最稳定的,所以一线老师对历年英语试题的评价是:难度适宜,不偏不怪。其实,之所以选择外语一年两考,不是要特别加强外语学习,而是因为外语的标准化考试在国际上有非常成熟经验可供借鉴,外语考试在试题难易度的控制上有非常可靠的保证,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多次考试的难易度、区分度的一致性,因此信度可靠。既然高考试题不偏、不怪、不难,那平时教学中靠攻难、解偏是达不到拉开高考分数差的目的。 

    问题三:拉开高考分数差距需要靠做题吗?前文已经表述,不再赘言。当然,适当的、高质量的习题训练是必要的,正如新东方的备考经验:三个月的应试训练足矣。如果把英语的习题应试拉长到高中三年,英语学习苦矣、难矣! 

网站简介 - 广告服务 - 版权声明 - 工作邮箱 - 联系我们 - 意见反馈 - 投稿 - 不良信息举报 - 友情链接
Copyright©2010-2016 中国信息网 www.zgnews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任何抵触国家法律法规 不良信息举报 QQ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倡导文明上网
法律法规底线、社会主义制度底线、国家利益底线、公民合法权益底线、社会公共秩序底线、道德风尚底线、信息真实性底线